隨著高考分數(shù)的公布和分數(shù)線確定,考生和家長們的心情真可謂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分數(shù)高的,志愿填報得合適了,從此一馬平川前途光明;而分數(shù)低的,心甘情愿選擇復讀準備再戰(zhàn);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考了高分,卻因志愿填報得不得當,沒有被心儀的學校錄取,錄取的學校又不滿意,心有不甘,棄學復讀又覺風險太大。何去何從,難壞了考生和他們的家長。
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怎樣正確面對?究竟如何取舍?我們一起來看看清華網校心理專家陳紀英老師的分析。
有許多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考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或者是沒有合理填報志愿而未能被心目中的理想學校錄取,于是心有不甘的選擇復讀。老師和家長們一般都認為這類考生復讀成績會有很大提高,而很多學校為了拉生源,請這些高分落榜生來自己學校復讀,以此為明年的升學率提高比重。
社會上對于高分考生復讀的現(xiàn)象爭論不止,一方面人們理解考生和家長的心情,認為十幾年的辛苦如果功虧一簣,未免太不近人情;另一方面,大家認為這樣棄學復讀實際上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搶占了下一屆學生的機遇,會造成下一批高分復讀生,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名校情結”、“高分勢利”——無疑是這些字眼催生了高分復讀這個新時期的新現(xiàn)象??忌释蔀槊W子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在復讀的背后我們必須看到很多不可控制的事件和局面的存在。不是復讀了就獲得了制勝法寶,其實在選擇復讀的同時,也選擇了一次冒險。
因此,在身處高分選擇復讀時,你應該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否確實由于偶然發(fā)揮失誤,或是其他客觀原因導致未能考上理想學府?如果是,那么復讀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成績一向忽高忽低,那么建議謹慎選擇復讀,因為不穩(wěn)定的成績說明根基不牢,在這樣的地基之上再次加蓋一層樓房,無疑會使危險系數(shù)升高;如果既非偶然原因又不是成績忽高忽低,而是本身水平就與目標相差一段距離,那么復讀是不被鼓勵的。
第二,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沒有盡力還是力不從心?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意識到高考的嚴峻,所以平時學習心不在焉,不甚努力,成績平平,這樣的考生如果能夠正確面對高考,重新調整心態(tài)調整學習方法,他們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已經盡了力,卻還是沒有能夠達到心中的高度,那么就不要再去強求,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并不是只有高分名校才能發(fā)揮你的價值。
第三,選擇復讀,你的家庭是否能夠承擔經濟壓力?高分復讀多多少少會有一定經濟支出,即便很多學校對高分考生設立了“獎學金”,但是生活開銷以及其他支出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選擇復讀前應充分考慮到這種可能。
第四,你是否已經做好心理準備面臨更加緊張的高復生活?復讀不比第一年迎考,無論是考生內心還是家長或學校,都會給學生帶來難以估測的壓力,心理脆弱的考生會覺得這是他們最后的機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如果不能夠將這種壓力很好的轉化成為動力,那么可能就在越來越緊張的復習中崩潰。因此正確面對高復,告訴自己,沒有人強迫達到什么樣的結果,我們只是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來填補那些我們過去錯過的知識。
除此之外,有意復讀的考生還應了解、關注今年相關的政策調整,關注你所要報考的學校的動態(tài),在選擇復讀學校的時候也要慎重,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配備、校風學風,還要考慮到如果發(fā)生變化學校是否穩(wěn)定,學校的訊息傳遞是否迅速及時,是否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高考相關信息等等。
總之,高分復讀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選擇之前須深思熟慮,不要意氣用事。確定下來復讀之后,要及時調整心態(tài),將考生自身和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統(tǒng)一,以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來年的考驗。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