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省政府辦公廳于日前下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明令禁止的要求。如不得以中考、高考成績及升學率為標準,獎懲局長、校長和教師;堅決糾正各種隨意侵占學生法定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或集體補課的做法等。
推進素質教育,首先要減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的高考壓力。《意見》規(guī)定,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本地教育部門及所屬學校下達中考、高考升學指標;不得以任何形式統(tǒng)計公布中考、高考成績及升學率和升入示范高中、重點大學的差異情況,或以中考、高考成績進行排名排位。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地區(qū)、部門和學校進行中考、高考表彰獎勵;不得以中考、高考成績及升學率為標準,獎懲局長、校長和教師。
《意見》明確,對學生的休息時間、學習時間、鍛煉時間、在校時間要做出科學合理安排和嚴格規(guī)定,堅決糾正各種隨意侵占學生法定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或集體補課的做法,保障學生的休息權利。堅決制止頻繁考試,隨意組織學校參加各種統(tǒng)考、聯(lián)考或其他競賽、考級及提升考試難度的做法。
制止對高考試題和高考成績的各種炒作,不得報道各市(州)、縣(市、區(qū))、各高中學校的升學率、升學人數(shù)、升入重點大學等情況,不得依據(jù)高考成績對考生個人進行炒作,不宣傳“高考狀元”。
按照規(guī)定,除考生本人外,各級教育部門及招生機構、有關學校和個人非工作需要一律不準向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考生報名信息、考試成績以及錄取信息。各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各高校在通知高考成績和錄取結果時,要確保將考生成績和錄取通知書直接發(fā)放給考生本人。
《意見》同時還要求,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實行嚴格問責制度,對違反規(guī)定的地區(qū)、部門和學校,視情節(jié)給予輕則警告、重則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罰,并追究相關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責任。對本地的不規(guī)范辦學行為,不及時制止糾正,甚至推波助瀾的地方和部門,將追究當?shù)卣蚪逃鞴懿块T的責任,獲得教育先進縣或教育示范縣、有關示范校以及其他榮譽稱號的,將撤銷其稱號。
上一篇文章:向社會敞開大門 讓高校博物館走出象牙塔
下一篇文章:44個漢字“整容” 學生擔憂高考寫錯咋辦?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