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名紀檢人員駐場
吉林重拳整飭高考紀律
本報長春5月27日電 (記者 趙婀娜)針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吉林省紀委首次制定并下發(fā)了《關于對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中違紀行為責任追究的暫行辦法》,省紀委監(jiān)察部門將全程介入高考工作。高考期間,將派出紀檢人員1300余人,在每個考點設立監(jiān)督組實行現場監(jiān)督,重點把好“入口關”、“監(jiān)考關”、“巡查關”、“打壓關”和“查處關”。并會同省教育廳成立聯合調查組,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一旦發(fā)生高考舞弊行為,快速調查,從嚴查處。
與此同時,吉林省紀委在日前通報了乾安縣高考舞弊案的處理結果:副縣長、文化局副局長、教育局副局長被免職,其他責任人分別給予黨政紀處分。
今年,吉林省把高考列為“一把手”工程,實行黨政紀問責制,對發(fā)生高考舞弊造成嚴重影響和后果的,不僅要追究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責任,而且要追究地方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的責任。
針對舞弊手段呈現出高科技的趨勢,吉林今年投資上億元,在全省建設電子監(jiān)控巡查系統(tǒng),實現省、市、縣對所有考場的全程在線監(jiān)控。省無線電管委會投入1200萬元,采購了先進的無線電警示壓制設備,增強了對作弊信號的自動搜索識別和跟蹤壓制能力。
為做好試卷的保密工作,吉林省招生辦保密室監(jiān)控巡查系統(tǒng)與全省所有縣(市、區(qū))試卷保密室實現了聯網。試題印制廠安裝了5套無線信號屏蔽儀,屏蔽包括3G手機在內的無線電信號;執(zhí)勤武警增至18人,增設2處執(zhí)勤瞭望塔;圍墻設置紅外線報警裝置和30米隔離區(qū),安裝12個夜視攝像頭,連接到110指揮中心加強防控;對保密人員進行重新資格審查、培訓和考核。自5月24日至6月11日,吉林省招生辦、省公安廳全時監(jiān)控網絡信息安全,及時過濾、封堵和刪除不良信息。
背景
2009年高考期間,發(fā)生在吉林省松原市的高考舞弊震驚全國,教師參與販賣高考作弊器材案件,考生考卷被搶抄襲,引起極大關注。之后,教育部、吉林省紀檢委、公安部門等展開了徹查。
本報在去年6月11日、6月15日分別刊登人民時評《高考“舞弊戰(zhàn)”的背后》以及調查《吉林松原教師販賣高考作弊器材案再追蹤》,揭露27套作弊工具后面的利益鏈。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