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06月12日訊 高考結束,滿心歡喜的準大學生和家長們,迎來第一個與大學有關的消息:浙江高校要調學費了。7月中旬,省物價局將召開全省公辦普通高校學費調整聽證會,請學生或家長、高校人士、相關專家和學者等參加。
省教育廳昨天回應調價信息稱,近年來高校辦學成本逐年提高,山東、福建、廣西等省市已調整公辦高校學費,浙江今年的確擬調整公辦高校學費。
目前,浙江公辦高校學費標準是——大學每生每學年4000元、學院3600元、專科學校3200元;高職院校一般專業(yè)學費是每生每學年5000元。這個標準,總體低于上海、江蘇、廣東等同類地區(qū)。今年5月,江蘇就公布要調整高校學費,其中本科生從原來每生每學年平均4712.5元,上漲到5487.5元。
浙江學費會如何調整?
昨天,省物價局表示,調整方案如果不出意外,6月下旬將在省物價局官網公示。
五年不準調學費期限已過
全國近期都在調,漲幅在16%到50%
全國學費已有14年未調整。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1999年、2000年調整過大學學費后,2001年開始,國家每年都規(guī)定高校收費不得提高。2007年國務院又規(guī)定五年不得提高。目前,國家不得調整高校學費標準的規(guī)定期限已過。
2013年,廣西、福建、山東、天津、湖北等省區(qū)市,相繼調整了公辦高校的學費標準。
廣西原生均收費3727元/年,調整后生均收費為5077元/年,漲36.2%;
山東調整大學學費是這樣的:文史類大學生原來每生每學年3400元,從2014年秋季起,調整為4100元;理工農類由3600元,調整為4600元;醫(yī)學類醫(yī)學專業(yè)由4000元,調整為5400元……按2013年招生情況匡算,學費標準調整后,學費平均漲20.96%。
福建則規(guī)定:從2013年秋季新生開始,大學一般專業(yè)學費生均4200元/年;醫(yī)學、飛機工程類專業(yè)5200元/年;藝術類專業(yè)7200元/年。但學??勺杂筛?,上限是不超過20%;部屬院校及211高校和重點學科可上浮30%。
寧夏表示,高校學費漲幅將控制在50%以下。最近調整學費的是江蘇省,今年5月公布調整信息:本科生平均從4712.5元/年,上漲到5487.5元;專科生從平均4330元/年,上漲到5075元。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普通高校辦學成本逐年提高,一方面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辦學條件的改善,高校條件也在提升,投入經費也需不斷增加。但浙江高校的學費總體水平,相對偏低,普通高校學費就低于上海、江蘇、廣東等同類地區(qū)水平。
人工成本提高,高校負責人最清楚。一位在杭高校負責人說,大學現在招人,都是博士起步,年薪低了,留不住人。畢竟博士畢業(yè),都快要三十而立了。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教育經費,不是只靠漲學費來解決。學生家長只是負擔了其中一部分,更多還是靠國家省市對教育的財政補助。
浙江高校學費漲多少
調整方案將在6月下旬公示
昨天下午,浙江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浙江高校學費詳細調整方案,正由教育部門擬定,相關聽證方案一定會提前公示,預計時間在6月下旬左右,在省物價局官方網站公布。
此次學費調整的原因,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因為本科院校收費14年未變,但省內高校投入在持續(xù)增加,高校面臨的壓力一直在增大。
以已調價的寧夏為例——根據寧夏自治區(qū)物價局聽證會方案數據,寧夏有公辦普通本科院校4所(寧夏大學、寧夏醫(y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師范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guī)模由2000年的1.52萬人增加到2012年末的4.92萬人。
隨著生源的不斷增加和生均教育經費支出的不斷增長,截至2012年末,寧夏4所公辦高校債務余額高達4.93億元。而與此同時,自2000年以來,寧夏同樣一直未調整過高校學費。
在聽證會舉行之前,寧夏自治區(qū)物價局對寧夏大學、寧夏醫(y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師范學院4所高校的生均教育培養(yǎng)成本進行監(jiān)審。監(jiān)審結果顯示,生均教育培養(yǎng)成本從2005年~2007年的1.51萬元,上漲到2010年~2012年的2.026萬元,漲幅達到34.17%。
在今年2月寧夏的高校學費調整聽證方案中,寧夏普通高校學費平均漲幅62.2%、最高漲幅達86.7%,引起熱議。聽證會參加人紛紛表示,學費漲幅有些不合理。
4月,寧夏結合各方意見對原擬漲幅作了較大調整,將漲幅降至50%以下。
全國高校漲學費,按目前公布的數據,漲幅在16%到50%之間,浙江到底會漲多少?新方案會對今年9月入學新生生效嗎?
目前省教育廳和省物價局都說,方案還在擬定中。
其他省份對新方案的適用對象,都不一樣。江蘇省是,“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新方案只對2014年秋季江蘇高校入學新生生效,原在校學生仍按原學費標準執(zhí)行至畢業(yè)。
學費上漲了,需要貸款上學的大學生怎么辦?
根據此前一些省市發(fā)布的聽證方案看,有關部門都會采取一些照顧政策。如寧夏的方案中,就明確表示完善和擴大減免、資助政策,保證貧困生不因漲價輟學。
浙江省有關部門則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收費行為的監(jiān)管,嚴格經費使用,認真落實對學生的各項獎助政策。
調查
一年學費4800元
生活費是學費的兩倍
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普通專業(yè)每生收費是4000元/學年,學院每生3600元/學年。在執(zhí)行基準價的基礎上,浙江大學可在20%幅度內上下浮動(不含農林水師范專業(yè)),其他院??梢栽?0%幅度內上下浮動(不含農林水師范專業(yè))。
為何學生和家長印象中,上大學一年遠遠不止這個數,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比這貴多了?
記者昨日采訪某大學大三文科生小錢。小錢說,自己這三年交給學校的費用,基本每年在7000元左右。
“住宿費1200,這是固定不變的;500元是教材費,如果不訂教材,可以退回;占大頭的是學費,要4800元,里面有1800元是專業(yè)費,剩下的則是學分費。但學分費3000元一般是不夠的。”
小錢說,學校的學分費是75元一學分,折算下來,3000元可以支付40個學分的費用。“不過,我們大多數人一年會修50多學分的課,這樣一來要多交1000元。身邊少數學霸同學,因為修讀雙學位,一年交的錢會飆升到8500多元。”
記者又詢問了大四的理工科學生金同學,得到相似的答案。“我們周圍同學的學費,基本穩(wěn)定在7000多元。”金同學說。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學費看上去數字不小,其實生活費更是學生用度的大頭。
“生活費花多少,完全因人而異。身邊的同學里,土豪一點的,每月花費2500元以上的大有人在;節(jié)省一點的,800元以下每月的也有。對于身邊大多數同學來說,1000元到1500元每月,算是正常水準。”浙大城市學院大三學生小陳說。
事實上,本報去年曾在下沙做過大學生生活消費調查。50名學生里,有35人月生活費在1200元以上,占70%。如果按照這個消費水平計算,一年除去寒暑假,一個大學生一年生活費在10000~12000元。
專訪
浙江科技學院校長葉高翔:
高校學費上調有一定合理性
貧困生補助體系等也需調整
浙江高校學費做調整這個事,高校校長怎么看?昨天下午,記者采訪了浙江科技學院校長葉高翔。
“從國際化和成本核算的角度來說,中國大學生上學的學費做一定程度的上調,也是合理的。畢竟現在學生培養(yǎng)的成本越來越高,就說上課的方式,從過去黑板一塊、教鞭一根,到現在要運用各種設備進行多媒體交互;開銷更大的是理工科專業(yè),很多學校的實驗室設備,都已經跟得上國際形勢。學校是公益性事業(yè)單位,不是為了賺錢,但需要維持正常運作。”
葉高翔說,本科生學費要調整的事,已經討論了好幾年,一直沒有動作,這次是真要調整了。
“中國的公立學校,學費是比較便宜的,十多年沒有變過。對學校來說,學費收入,是學校用于學生培養(yǎng)的小部分,國家有比較大的補貼。比如現在浙江省的高校,本科生一學年的學費在4500元左右,省財政廳撥的經費,每生有1萬元左右。”
在葉高翔看來,即使是上調了學費,這點收入對省內高校來說,僅占很小的一部分,“高校的經費,有省財政的撥款支持,還有校友的捐助,國內外公司的捐助等方式。”
如果高校學費上調了,這筆錢怎么花?葉高翔說:“如果要漲學費,我認為我國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各種特殊情況,比如對邊遠山區(qū)的、西部等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家庭有困難學生的補助、貸款體系;比如對優(yōu)秀學生的獎學金鼓勵制度;以及學分制改革,都要一并調整。”
葉高翔說,現在大部分高校里的獎學金,覆蓋率不少,但是強度偏低。“我有時候在學校里,看到困難學生吃飯,不舍得打飯菜,他們的生活保障還是捉襟見肘,對他們的補助,以及提供給他們的助學貸款力度要加大;同時,對于優(yōu)秀學生的獎學金激勵力度,也要適當上調,現在的獎學金的力度也有必要加大。”
同時,學分制改革要進一步推進,比如有的孩子學分修到一個階段,學費不夠用了,他可以暫停學業(yè),通過打工賺到學費后繼續(xù)完成本科學業(yè)。
目前,全國各個學校的補助情況不太均衡,情況比較好的學校,能夠獲得更多企業(yè)的資助設立獎學金,當然這一塊,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
記者王玲瑛 黃晶晶
上一篇文章:浙江省將建10個以上高校產學研聯盟中心
下一篇文章:浙江今年高一新生或參加高考改革試點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