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聯合組成的自主招生“五校聯考”今年擴容,在增加了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之后,形成新的“華約”;以北京大學領銜的7所高校,一周前宣布聯合組織自主招生考試,與“華約”相抗衡的“北約”隨之形成,并迅速擴容到13所高校;而同濟大學領銜的8所工科院校,近日也自成“同盟”,號稱要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今年,教育部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尚未出臺,全國擁有5%自主招生選拔錄取試點資格的80所高校中,已經出現了三大招考聯盟。
高校自主招生選拔從各自為政進入“三足鼎立”階段,降低考生成本、使考生免受疲于奔命之苦、增加考生的選擇權,這是各結盟高校的“廣告語”。但是隨著招考聯盟的不斷擴容,考試方案的塵埃落定,人們發(fā)現,高校的“集團化作戰(zhàn)與其說是給考生帶來了更多選擇權,不如說是給高校抱團搶人帶來了更多便利,而且在抱團的情況下,消解了最先設立自主招生是為了滿足高校個性化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主招生每年的變革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令人深思。甚至有人提出,是時候通過高考(論壇)改革終結自主招生的亂象了。
首次錯開考試時間
參加一次考試可以申請多所學校——如不少聯盟內高校所宣稱的,這是“聯考給考生帶來的最大便利”。由于“北約”和“華約”明年的聯考時間將錯開一天,眾多考生和家長懸著的心“落地”了。畢竟,根據往年的慣例,清華和北大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試都安排在同一天,報考這兩所學校的考生每年都要面臨“非此即彼”的選擇。
明年兩大聯考不“撞車”,對于前5%的考生來說,選擇機會確實大大增加。這些考生可以參加不止一次的聯考,并且憑借兩次或者三次的考試成績申請最多9所高校。
但也有學者稱,就這些高校來說,自主招生考試設置的初衷是為了改變高考一考定終生的弊端,而當原先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選拔擴大到幾所、十幾所、甚至幾十所高校的范圍,越來越多的高校捆綁在一張試卷上時,大學的自主權和特色還能有多少體現,已經令人置疑。
此外,不少高校多次向教育部申請希望能夠用自主招生考試取代高考,認為高考不能體現自己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和招生的特色需求。對于高校的這一請求,學界的批評和反對意見也越來越多。“目前的聯考已經相當于一次小高考,如此‘擴大’考生選擇權的自主招生,還不如恢復高考的一考定終身,那樣畢竟可以通過一次高考填報幾十所大學,考生的選擇權更大,也不用疲于應付各種聯盟的‘為難’。”
聯盟外高校各玩各的
聯考把考生限定在一個個高校聯盟里,聯盟外的高校怎么辦?滬上一所211高校的招辦主任說得直截了當:“沒看懂,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樣搞。”但是他堅定地告訴記者,自己學校不會參加聯盟,“大家各玩各的吧!”
對于高校聯盟是不是會影響聯盟外學校的生源,同樣擁有5%招生自主權的上海財經大學招辦負責人說,上海財大相信真心喜歡該校財經專業(yè)的考生,仍然會堅定自己的選擇。“雖然上海財大的自主招生政策還沒有出臺,但基本會延續(xù)往年的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另一所理工科大學的招生負責人也表示:“看來招生也是要有圈子的,我們既進不了這個圈子,也不想進那個圈子,堅持自己的招生特色就可以了。”
雖然上海財經大學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長孫錚承認,一個個大學聯盟的出臺,對于包括上海財大在內的聯盟外高校的生源會有一定影響,但是他肯定地告訴記者,“上海財大堅決不結盟。”他認為,作為一所招經濟、管理專業(yè)精英分子的高校,就要到市場上充分競爭,而不是靠壟斷生源來確定自己的地位。
在孫錚看來,高校結盟是一條畸形之路。國家高水平大學目前不論在資金撥款、還是政策優(yōu)惠上,都占有比其他高校更多的資源,從中央到地方都獲得了重點扶持,“現在在硬件資源壟斷的基礎上,又希望組建聯盟來壟斷優(yōu)質生源。但他們唯一不能壟斷的是就業(yè),因為大學生就業(yè)是由市場決定的,市場會客觀檢驗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
聯盟內高校各有所想
“參加聯盟實際上也有違我們本身的自主招生理念,但是不參加聯盟招生,又肯定會受到影響。”某名牌大學招辦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即便是現有的聯盟,它的產生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搏弈”的最終結果——直到消息公布的最后一刻,還不知道最終會有哪些學校確定加入,哪些學校臨陣退出。
有關專家分析,不論是“華約”、“北約”,還是“同盟”,這些學校原本的自主招生考試人才選拔方式和人才培養(yǎng)理念大相徑庭,很難說形成這樣的聯盟就是自主招生的進步。“不管是985高校,還是后加入的各個地區(qū)的著名高校,競爭的只是招生,并沒有形成人才培養(yǎng)的競爭。高校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也導致高校紛紛在生源競爭上鉚足了勁,因為招收學生的分數高低就決定了學校的好或者不好。”這其實解釋了為何去年5校聯考實施后,不參加5校聯考的很多著名高校非常擔憂生源的原因。及至今年形成的“北約”、“華約”,部分高校紛紛加盟,而未能加入聯盟的學校則自組聯盟,最終目標都是要通過壟斷的方式在高分學生的“瓜分”中分一杯羹。
高考或成聯考“終結者”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世間萬物的規(guī)律。亂到極致也許又會天下一統(tǒng),
——或許幾年后這些考試都不復存在。”某名牌高校一位招生負責人認為,或許改革后的高考會成為這些聯考的“終結者”。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