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體育學院即將更名為武漢體育大學的時刻,娜姐來到了我們這里……”14日,在中國網壇一姐李娜到武漢體育學院宣傳新書《獨自上場》時,該校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德勝在開場白中如是說,隨后關于該講話的一條微博在網上引起了關注。昨日,記者多方采訪獲悉,武漢體育學院已向教育部提出更名為“大學”的申請,或將更名為“武漢體育大學”。
為更名“大學”努力好幾年
近幾日,武漢體育學院即將更名為“武漢體育大學”的消息盛囂塵上。該校百度貼吧中也有關于此問題的討論,學生大多認為此次更名為“大學”勢在必得。
記者在武漢體院學院多方打聽得知,該校為更名為“大學”已經努力了好幾年。據了解,2010年5月20日,該校就召開申大領導小組與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正式全面啟動新一輪申大工作。
已向教育部遞交了更名申請
在去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智運會總結表彰大會暨更名體育大學動員大會上,武漢體育學院黨委書記黃浩軍透露,“現在距離教育部的評估也只剩下十個月。”
昨日,在武漢市體育局召開的體育新聞表彰會上,黃浩軍再次透露,該校目前正處在更名的關鍵階段,排名比較靠前,很可能會更名為“大學”。
該校一位老師也證實了這一消息。該老師表示,學校已經向教育部遞交了更名為“武漢體育大學”的申請,目前綜合排名很靠前,很可能獲得批準。“應該明年一月就會出結果。” 而上海體育學院也在申請正式更名為“上海體育大學”。
對此,網友們都持有積極態(tài)度,他們認為,實際上許多體院的英文名稱早就改為體育大學了,重點其實不在改名,而是改名是否帶來變革的契機,讓體育有更好地發(fā)展,學生更好就業(yè)。
◇背景
全國僅一所體育“大學”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為加快對體育專門人才的培養(yǎng),推動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采取了在華北、東北、西北、西南、中南、華東等地區(qū)“布點建校”的戰(zhàn)略措施,國家體育總局(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于上世紀50年代相繼建立了北京、上海、武漢、沈陽、成都、西安6所直屬體育學院。目前,全國稱體育大學的就只有北京體育大學一所,其他6所體育學院分別為:沈陽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1956年廣東省自己成立的廣州體育學院。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