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2009上海市高層次留學人員座談會上,20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yè)單位的高層次留學人員代表圍繞“加強高層次海外人才集聚”這一話題建言獻策。而調查顯示,八成海歸主動選擇歸國就業(yè),金融類外企依然吃香。
建言浦江計劃放寬尺度
針對海外留學人員工作創(chuàng)業(yè)初期資金短缺的問題,本市“浦江人才計劃”啟動至今,已為許多海歸人才提供了“第一桶金”,成為海外引智的一大品牌。東華大學教授朱利民透露,目前上海每年實際引進5000多名海外人才,而該計劃每年資助范圍約在200多名,不妨適度放寬評選標準以扶持更多海歸回國創(chuàng)業(yè)。還有不少專家建議加大產業(yè)化配套的扶持力度,幫助海歸們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海歸普遍看好國內發(fā)展
智聯招聘近日對500名海歸進行調查顯示,八成海歸主動選擇回國就業(yè),主要原因并非因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導致海外就業(yè)市場蕭條,41%的海歸認為國內經濟發(fā)展迅速,職業(yè)發(fā)展?jié)摿薮螅?6%的海歸則是受親情牽絆,不想孤身留在國外。
此次抽樣調查的海歸有七成留學經歷在4年以下,以在海外攻讀本科、碩士學位為主。超過八成的海歸希望能進入外資企業(yè)工作,其中有37% 的海歸想從事金融/銀行類行業(yè)。盡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海歸們認為金融類外企依然具有規(guī)模大、收入佳等優(yōu)點;同時,有11%的海歸承認自己不了解國內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而對外企能較快適應。
期望月薪3000至8000元
近半數海歸回國求職的前提是保持薪資要求不變。海歸們對月薪的要求主要集中在3000-8000元的范疇,其中5000-8000元的占到34%,遠高于上海應屆生的平均工資。
但是隨著國內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海歸們也意識到他們相對本地人才的優(yōu)勢將越來越不明顯。因為不少海歸缺乏工作經驗,所以他們認為自己在業(yè)務領域并不具有明顯優(yōu)勢,有四成認為流利的外語才是他們最大的特長。職業(yè)顧問建議海歸們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才市萎靡調整心態(tài),適當放低薪資標準、不要一味盯著外企,只有迅速積累工作經驗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